贵州省危急重病绿色通道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贵州省危急重病绿色通道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654),是2017年获得贵州省科技厅批准立项,于2021年1月22日完成验收。依托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由第一届“贵州省援黔核心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附属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张连阳教授名誉领衔,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邓进教授具体负责。团队核心成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李伟教授、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峰教授和急诊医学科王丽琨教授等组成。该团队成员总数21人,院士1人,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及以下职称3人,博士导师6人、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16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管专家1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危、急、重症的规范化救治及培训,特别是创伤、卒中和胸痛中心体系的建设,骨干专家的培养,以及紧急医学救援是该团队的主要工作。其工作亮点是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单位的灾难救援、严重创伤、心梗、脑出血、脑硬等危急重病方面的救治水平,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在较短时期内从根本上提升我省危急重病的整体救治水平,对提高和完善我省急诊医疗救治体系,特别是危、急、重症绿色通道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今后更快更好建设“五大中心”打下良好基础。
本团队近年主要在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学科)建设、创新能力提升(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相关专业团体任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一、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1人被评选为第九批贵州省省管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2人晋升为三级教授,2人晋升为教授,5人晋升为副教授,5人先后晋升为博士生导师、3人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团队共培养博士生 5名、硕士生11名。先后派送4名年轻骨干医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王丽琨、彭吾训、彭国璇、张飞)。
二、在平台(学科)建设方面,1.创建了国家级平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队长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海洋教授,副队长由副院长罗开俭教授担任,执行队长及团队实际负责人由邓进教授担任。于2020年2月9日由团队负责人邓进教授作为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奔赴武汉援鄂,全面主持并负责制定方舱医院的各种制度及方略,最终交出了住院病人零病亡、医护人员零感染、零事故发生的满意答卷。全队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先进集体表彰,并由团队负责人代表全省先进集体和个人上台领奖,同时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主要荣誉有:一人荣获国家卫健委人事部先进个人表彰;一人荣获全国“三八”优秀红旗手表彰;一人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二人荣获贵州省第一届、第三届“百佳好医生”荣誉称号;救援队青年团队荣获贵州省“五四”劳动奖章;24名荣获武汉市经开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驰援武汉出征前合影
国家紧急救援队(贵州)得到社会各界的表彰和赞扬
此外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还参与省内其他灾难紧急医学救援,如晴隆天然气爆炸、盘州瓦斯爆炸、鸭池河大型车祸、大方隧道瓦斯爆炸、水城山体滑坡等,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等各级组织的表章与奖励。2.为积极响应
救援队伍集结,筹备物资,奔赴现场
省政府、省卫计委开展援黔专家系列活动精神,为提升我省基层创伤救治水平,邀请以王正国院士、付小兵院士、蒋建新院士、张连阳教授领衔的援黔专家团,多次到我省进行创伤救治培训和指导,承办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TCT兴义站、安顺站、台江站、盘州站、德江站等会议(全省基层医
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TCT贵阳站(CTCT-100期)
疗单位2000余名人员参加培训)。多次指派团队人员参与主持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数十次,通过多次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团队的
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TCT-200期
以及我省的创伤救治水平。3.团队成员在创伤中心(省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卒中中心(国家级)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基石作用,并且建立健全
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了严重创伤、脑卒中、胸痛救治网络体系,以一个区域贵阳市、两个连结院内院外急救无缝连接、三个团队急诊团队、重症团队和传统科室队团为重点突破,完善了贵州省紧急救援网络指挥调度系统。初步建立了贵州省创伤、胸痛和脑卒中急危重病绿色通道的救治流程和临床路径。团队骨干成员帮助贵州省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包括院前急救质控中心)、神经内外科质控中心(卒中中心)、贵州省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危急重症绿色通道培训中心)的建立并落户于我院。初步建立了以灾难救援、创伤救治、心脑血管为主的危、急、重症病人紧急救治的调度指挥与安排。本团队的建设主要依托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医学科。通过本团队人才培养,负责人荣获中国急诊外科学科建设突出贡献奖、所在急诊外科荣获中国急诊外科示范基地、国家颅内出血微创治疗、省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心力衰竭和房颤处置等中心以后,更进一步加快了“生命绿色通道”的建设步伐,在极大提升我省危急重病的救治能力和规范化、凝聚培养优秀人才及科研团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示范作用。
三、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近5年申请国家级项目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资助金额399.7万元;省级项目(贵州省科技厅)10项,资助金额150万元;市厅级项目(贵州省卫健委、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贵阳市科技局)16项,资助金额47万元;院级项目(NSFC培育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9项,资助金额259万元,科研经费近900万元。发表 SCI 收录论文近30篇,影响因子最高达到10.372,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华夏医学科技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医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四、团队骨干主要成员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社会团体,并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团队负责人邓进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灾难预防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灾难学分会委员兼贵州省灾难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贵州省协会理事、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常委、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首届评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贵州省救援协会法人代表、贵州省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贵州省院前急救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创伤培训(CTCT) 省域基地负责人、《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华急诊杂志》 编委等,为本单位、相关专业学术影响力发挥了关键作用。